加工原料
大米选择:通常选用当地的籼米,其米粒细长,直链淀粉含量较高,蛋白质含量适中,能使米粉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口感。如江西本地的一些优质籼米品种,经过精挑细选后,成为制作江西米粉的理想原料。
水质要求:水在米粉加工中起着关键作用,一般采用优质的山泉水或经过净化处理的地下水,要求水质纯净、无异味、无杂质,pH 值呈中性或弱酸性,以保证米粉的品质和口感。
加工设备
清洗设备:如洗米机,用于去除大米表面的杂质、灰尘和糠皮,保证原料的纯净度。
浸泡设备:通常为浸泡池或浸泡罐,能够控制浸泡时间和水温,使大米充分吸水膨胀,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。
粉碎设备:包括粉碎机、磨浆机等,将浸泡后的大米粉碎成细腻的米粉或米浆,为后续的成型做准备。
蒸制设备:如蒸箱、蒸笼等,用于将米粉或米浆蒸制成熟,使淀粉糊化,增强米粉的粘性和韧性。
成型设备:常见的有榨丝机、挤丝机等,通过不同的模具,将蒸熟的米粉挤压成各种形状的粉条,如直条、圆粉、扁粉等。
干燥设备:有自然晾晒场地和烘干设备两种,烘干设备如烘箱、烘房等,用于去除米粉中的水分,达到一定的含水率标准,便于储存和运输。
加工工艺
洗米:将选好的大米放入洗米机中,用清水冲洗,去除杂质和灰尘,直至水变清澈。
浸泡:把洗净的大米放入浸泡池中,用凉水浸泡,一般浸泡时间为 5 小时左右,使大米充分吸水膨胀,变得柔软,便于后续的粉碎和加工。
粉碎:将浸泡好的大米捞出,沥干水分,放入粉碎机或磨浆机中进行粉碎,可根据需要将大米粉碎成米粉或磨成细腻的米浆。
和料:如果是制作干米粉,将粉碎后的米粉加入适量的水和其他添加剂(如食盐、食用油等),搅拌均匀,形成软硬适中的面团状;如果是制作湿米粉,则将米浆进行搅拌,使其成分均匀。
挤丝:把和好的料放入榨丝机或挤丝机中,通过模具挤压出细长的粉条状,成型为米粉的初始形态。
蒸制:将挤出的米粉放入蒸箱或蒸笼中进行蒸制,一般蒸制时间为 15-30 分钟左右,使米粉中的淀粉充分糊化,变得熟透,具有粘性和韧性。
老化:蒸制后的米粉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自然冷却和老化,时间一般为 12-24 小时,让米粉中的淀粉分子进一步排列有序,增强米粉的韧性和弹性。
复蒸:将老化后的米粉再次放入蒸箱或蒸笼中进行短暂的复蒸,时间为 5-10 分钟左右,使米粉更加柔软和熟透,改善口感。
梳洗:复蒸后的米粉放入清水中进行梳洗,去除表面的粘性物质,使米粉更加爽滑,同时也可以调整米粉的形状和长度。
干燥:梳洗后的米粉可以选择自然晾晒或放入烘干设备中进行干燥,将米粉的含水率降低到 12%-14% 左右,便于储存和运输。
切粉: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规格,将干燥后的米粉用切粉机切成合适的长度,如 20 厘米、30 厘米等。
包装:将切好的米粉进行包装,一般采用塑料袋、纸盒等包装材料,进行密封包装,以保持米粉的新鲜度和品质,便于销售和食用。